邮政赚不赚钱更多的要看国家的政策,如果完全市场化,国家就应当给予一定的补贴,特别是普遍服务这块,补偿的办法可以是税收优惠或者免税,或者搞普遍服务的基金,或者实行市场准入制度,或者让邮政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进行交叉补贴等等。
2006年8月邮政法第八稿出炉后,由于系于“150克”这个生死线,民营快递公司纷纷通过各种渠道,强烈反映各自的意见。然而,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,新邮政法仍然没有出台,这让快递公司异常焦急。
在日前召开的快递物流业发展座谈会上,快递物流业专家学者为新邮政法的出台以及邮政体制改革献策。
快递公司的期盼
某快递公司老总在与记者的谈话中,描述了他对邮政改革的期盼。
快递企业对于国家邮政体制改革,现在正期盼“政企分开后的邮政管理部门能够履行好新的政府职能”,期盼邮政管理部门能够“深入实际,与各类快递企业、有关的政府部门、协会组织、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一道,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影响我国快递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,早日建立能够保障各类快递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”。
这位老总表示,快递业界有“五盼”:一盼合理确定信件的专营范围,兼顾各方利益;二盼对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实行同等政策以利平等竞争,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,实行备案制;三盼公正执法;四盼政府部门与行业组织、广大企业共同努力,加强业内诚信建设、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;五盼快递服务稳定发展,有效满足社会需求,为国家分忧解难。
邮政改革应该向机场学
国务院研究室某人士表示,目前国内机场与快递行业都是普遍服务行业,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,机场的运营思路也许可以借鉴到快递业的经营上。
这位业内人士分析,我国共有机场一百多个,其中80%~90%的机场都处于亏损状态,但国家仍然要对其建设、保护。原因很简单,机场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。国内机场分为3类,第一类为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黄金航线所围绕的盈利机场。对于这类机场,应该完全放开,去实现竞争、盈利。第二类为微利机场,能够勉强实现盈利,对于这类机场,国家可以支持补贴一部分。第三类为亏损机场,在一些边远地区,出于国防和资源的需要等等,需要国家投资,这很像邮政的普遍服务业务。
按照《国务院
[1] [2] [3] [4] [5] 下一页